近日,走进额尔登布拉格苏木赛湖洞嘎查“三北”六期退化林修复生态建设工程项目施工现场,工人们正熟练地将网围栏固定在水泥桩上,高一米左右的钢丝网围栏将草场划出清晰的“分界线”,既保护了草原植被,又促进了草原的休养生息,筑起了守护草原的绿色长城。
  “这片退化林共有2481亩,现在正在进行网围栏封育。下一步,要进行适当补植,将这块退化林的功能恢复到正常水平。”乌拉特前旗林业和草原局森林病虫害防治检疫站站长李刚说。
  今年,乌拉特前旗通过实施草原围栏建设,有效遏制了草原退化趋势,完成退化草原修复6.16万亩、草原围栏15.5万亩,保护草原生态的同时,也为草原的可持续发展筑牢了坚实根基。
  种树与治沙,要双管齐下。今年,在乌拉特前旗阴山北麓“三北”六期工程固沙项目区,纵横交错的草方格在沙德格苏木海流斯太嘎查织就了2000亩的“锁沙网”,如同一个个绿色魔方,延伸到苏计沙地腹地中形成东西跨度1500米,南北跨度1800米的生态屏障,极大程度遏制流沙蔓延,为沙生植物的扎根生长创造了适宜环境,造就了固沙止漠的绿色奇迹,为乌拉特前旗的生态环境带来更长远的生态效益。
  一直以来,乌拉特前旗不断创新思路,采用“柠条固氮+冰草防风+沙打增肥”混播组合,结合“免耕播种+施肥+围栏+管护”治理模式,提升了项目区防风固沙能力。“十四五”期间,乌拉特前旗累计完成生态保护和修复工程荒漠化治理项目1.9万亩,完成造林补贴和补助项目3.3万亩,完成中幼林抚育项目7.1万亩,完成灌木平茬项目3.2万亩,完成2024年“三北”工程林草湿荒一体化保护修复项目31.46万亩,完成2024年、2025年“三北”工程黄河灌区生态综合治理项目11.31万亩,全旗森林覆盖率稳步提升,生态环境得到显著改善。
  同时,完成通道绿化365亩,城镇周边绿化1100亩,村屯绿化2199亩,厂矿园区绿化1685亩,建成自治区乡村绿化美化示范村27个,为绿色发展提供了坚实的生态支撑。“我们聚焦沙地治理、林草资源保护、生态体系建设等重要核心任务,利用造林种草,通过围封禁牧,依靠网格监管等措施守住生态成果。五年来,不仅草原植被覆盖率稳步提升,沙地扩展也得到有效遏制,更让生态优势逐渐转化为发展优势。”乌拉特前旗林业和草原局副局长巩楞说。
  2023年,乌拉特前旗东风林业管护中心被列入自治区保障性苗圃,培育苗木260余亩,累计投入资金100余万元,每年稳定提供约80万株的合格出圃苗木,满足乌拉特前旗造林用苗需求的60%以上,并调配供应至周边地区,为全市的生态建设与国土绿化行动提供可靠的苗木保障,成为推动生态建设的重要力量。五年来,全旗经济林种植面积3.95万亩,主要种植品种有契丹香果、梨、李子、杏、红枣、酸枣、枸杞、山楂等,建成标准化示范园5处,面积2000亩,发展集体经济组织企业、合作社13家,其中自治区级龙头企业1家、自治区专业合作社1家,市级龙头企业2家,国家林草局林下经济示范基地1处,有效带动了农民增收,促进了林业经济的多元化发展。
  在推进林草生态体系建设的同时,乌拉特前旗还持续强化林草资源的保护力度,全面推进天然林保护修复工作。五年来,累计完成森林管护任务759.37万亩,完成农牧民经济补偿资金兑现1669.31万元,设立旗、镇、村三级林长309人,配备护林员131人,草管员28人,对重点防护区域进行网格化管理,确保林草资源得到全方位、无死角保护。按照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综合发展要求,结合全旗林草产业总体布局,乌拉特前旗进行了科学合理的产业规划。在前山先锋镇集中打造枸杞经济林,在乌拉山南麓额尔登布拉格苏木和白彦花镇打造高标准契丹香果、鸡心果产业,在阴山山旱区的大佘太镇、明安镇、小佘太镇、苏独仑镇发展药用山楂、酸枣特色产业,在明安镇、小佘太镇依托人工柠条灌木林发展柠条灌木平茬饲料加工利用产业,实现资源的循环利用和产业的可持续发展。
                      相关文档:
  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附件:
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



 
  

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